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成果 > 正文

联合体成员单位技术攻关项目指南

【来源:联合体成员单位技术攻关项目指南 | 发布日期:2023-08-15 】


近日,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秘书处征集牵头单位及各成员单位目前的在研项目,经过梳理共19项,并提交给江西省工信厅进行筛选,这些项目将成为各单位今后的主要攻关方向。以下是各项目的具体技术内容。

1.生物基柔性可穿戴纱线应变传感器研发与制造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可穿戴1D生物基纱线应变传感器研发流程及应变可视化验证体系,开展传感器基底纤维材料湿法纺丝成型工艺参数设计及加捻成纱技术;纱线应变传感器荧光分子原液掺杂及应变可视化技术;纱线应变传感器非均相结构及有限元仿真模拟技术;纱线应变传感器导电聚合物原位冷冻界面聚合技术等制造技术在柔性可穿戴医疗电子监测纱线应变传感器制造中的工程化应用研究。


2.碳纤维增强锌离子结构电池:可扩展制备及加工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真空灌注铺层工艺,利用卷对卷加工技术,开发轻量化碳纤维增强锌离子结构电池的复合体系,围绕复合体系的成型机制,揭示外部机械载荷与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建立碳纤维增强锌离子结构电池的受力模型;探究轻量化碳纤维增强锌离子结构电池在电动无人机、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飞机等电驱动系统的工程化应用研究,阐释电池作为电驱动系统的一种多功能部件(动力源及结构部件)与总能耗之间的构效关系。


3.织物基智能可穿戴传感器关键制备加工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针织物线圈结构的导电模型理论,设计具有正负电阻变化和可调节灵敏织物基应变传感器,实现多场景精确应变监测;依据人因工程理论,合理布置传感器的位置和集成方式;高耐用传感器保护涂层技术开发;可穿戴传感器的大数据处理和智能算法技术,包括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优化的智能算法,以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4.纤维交缠多级纺织结构界面抗菌协同与增效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抗菌剂在服用使役过程中的潜在失活过程及使役失效机制,多组分纤维基材表面抗菌剂结构-性能关系及调控机制,抗菌剂-纤维基材多尺度交互规律与抗菌行为间的映射关系,成为纺织科学和相关应用领域在抗菌面料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多组分功能纤维交缠集合体异质界面光热协同抗菌行为,探讨纤维表面ROS猝灭剂反应位点可控构筑对抗菌性能的调控机制,分析并探究服用使役过程中纺织纤维宏细观结构动态演变对抗菌性能的影响及其使役失效机制。


5.宽pH适用范围抗菌剂改性的连续化加工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酸碱环境、强氧化及高温等连续产业化过程中的苛刻条件,开发与竹源浆粕具有良好兼容性的宽pH适用范围抗菌剂材料及其制备改性技术,抗菌具有持久以及安全的特点;同步开发原纺酸工艺,通过对抗菌剂进行表面包覆提高抗菌剂的环境稳定性及分散稳定性,进而提高其在纺丝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保留率。突破材料规模化稳定制备、稳定分散不沉降、与连续产业化生产过程高度耦合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在粘胶浆粕中添加进行示范应用。


6.纺丝及凝固成型关键工艺及注射纺丝产业化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竹源粘胶纤维湿强较低的情况,研究控制离散分子量分布,诱导分子链缠结形成类‘缨状原纤’结构,渐进式牵伸提高分子取向的具体途径;开发注射纺丝技术,将抗菌物质共混入纤维内部达到永久抗菌效果的纤维;研发喷丝头规格改良工艺,制备系列抗菌抗病毒差异化粘胶纤维;改良凝固浴配方及温度参数设置,缩窄皮芯层凝固时间“滞后窗口”,提高纤维强力;开发高效主动防御抗菌抗病毒粘胶纤维,建立原位湿法纺丝技术,发展系列差异化高效抗菌抗病毒竹源粘胶纤维材料。


7.光动力高效抗菌抗病毒差异化面料的研发制备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合成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反应型光动力抗菌剂,在6000 Lux光照强度下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性能;研究多组分抗菌抗病毒材料的复配工艺并进行配方优化,实现协同增效及差异化抗菌配方;探究抗菌材料在面料表面染整一体化复合工艺及其界面结合牢度强化策略,采用化学势差调控技术实现反应型光动力抗菌剂与纤维表面的结合,获得良好的界面结合牢度及使用耐久性;提升抗菌工艺与传统加工生产线的匹配度,降低改造设备费用及行业推广成本,为形成行业示范效应奠定基础。


8. 多功能的阻燃聚乳酸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设计合成多功能阻燃剂,将其与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共混制造高分子复合膜材料,分析阻燃剂分子结构、阻燃剂添加量等对薄膜材料结构的影响,研究建立阻燃剂分子结构和共混比等因素对复合膜材料阻燃性、力学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多功能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节能环保材料的推广。


9. 增韧聚乳酸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生物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发明高分子材料,进行共混改性,研究高分子结构及填料比对共混聚乳酸材料韧性及热性能的影响,开展共混及功能化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解决聚乳酸应用问题,替代不可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满足功能纺织材料需求。


10. 热致、水致形状记忆的聚乳酸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开发开关聚合物,构筑热致、水致形状记忆材料,研究开关聚合物的合成、开关相与固定单元之间的关系,探讨开关聚合物与共混物恢复时间的关系,调控实现形状记忆效应的温度,为获得智能纺织品提供基础。


11.表面亲、疏水的聚乳酸纺织材料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刺激响应材料体系,利用高分子化学技术,合成亲水和疏水材料,通过化学修饰改变表面能,通过共混制备聚乳酸纺织材料。探究亲疏水规律,研究共混比改变对聚乳酸复合膜表面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温度调控材料表面亲疏水程度,验证可调控机理。为开发不黏附、自清洁功能性纺织品提供基础。


12.用于Upcycling(升级回收)的废弃库存面料成分检测及物理性能变化规律分析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废弃库存面料成分检测:开展废弃库存面料的成分检测,包括纤维成分分析、染料和化学物质检测等。利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技术和仪器设备,确定废弃库存面料的成分组成,为后续的升级回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物理性能测试:对废弃库存面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度、延展性、耐磨性、抗皱性等方面的测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相应的测试设备,评估废弃面料的物理性能状况,为后续的升级回收提供评估依据。变化规律分析:研究废弃库存面料在升级回收过程中的物理性能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处理方法、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分析废弃库存面料在升级回收过程中的强度、弹性、柔软度等物理性能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升级回收工艺研发:基于废弃库存面料的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变化规律,开展升级回收工艺的研发。包括面料的剪裁、拆解、组装等处理步骤,以及涉及到的工艺参数、工艺流程的优化研究。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废弃库存面料的资源价值,实现升级回收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成品质量评估:对升级回收后的废弃库存面料进行成品质量评估,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舒适性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相关测试和分析,确保升级回收的成品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和需求。


13.基于人因工程的服装设计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数据调研分析:进行广泛的数据调研和分析,收集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人体测量数据、人体运动数据、行为习惯等信息,建立全面准确的设计依据。构建设计指标体系:基于数据调研结果,构建设计指标体系,包括人体尺寸、人体运动范围、舒适度、功能性等方面的指标,以指导服装设计的定量评价和优化。结合经验决策与数据决策:综合运用设计师的经验决策和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流程,实现设计决策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研究人与服装与环境的关系:深入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人体姿势对服装造型和功能的影响、服装对人体舒适度和保护性的影响、环境对服装选择和适应性的影响等,以提高服装设计的人机工效性。利用虚拟技术模拟人的着装环境: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或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虚拟人体模型和着装环境模型,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人体动作、姿势和环境变化,评估服装的舒适度、合身度、运动性能等。验证设计结果: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的结果,对服装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包括外观效果、功能性能、人体工效性等方面的检验,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措施。


14.传统服饰文化数字化技术(艺术管理方向)

主要技术内容:数字化文物收集与保护:利用高分辨率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对传统服饰文物进行数字化收集与保护,建立数字文物库,保存传统服饰的原貌和历史信息。虚拟展览与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创建虚拟展览平台,呈现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虚拟展览的互动体验,使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了解传统服饰的艺术特色。数字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建立数字化的传统服饰艺术品交易平台,方便艺术家、收藏家和买家之间的交流和交易。通过在线展示、拍卖、购买等功能,促进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品的流通和传承。文化创意设计与数字化生产:结合传统服饰文化的艺术特色,开展文化创意设计,通过数字化生产技术(如激光切割、数字打印等),将传统服饰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基于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智能推荐相关的传统服饰文化内容,提供个性化的艺术管理服务。数字化展览与文化教育: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创造多样化的传统服饰文化展览和文化教育形式,包括在线展览、虚拟参观、多媒体解说等。通过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提供全新的文化交流和教育方式,推广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15. 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线及织物加工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研究电子纱单丝直径分布规律,通过漏板设计及冷却技术优化,提高单丝直径均匀性并改进其检测方法;研究玻纤丝饼成型技术,揭示排线器形态及运动规律与丝饼成型结构间的关系;研究丝饼调理过程中浸润剂迁移分布规律,提高浸润剂分布均匀性;研究电子纱高锭速加捻技术,揭示加捻工艺与管纱成型结构间的关系,稳定张力、提升锭速、降低断头率;通过加捻关键部件设计优化,控制丝饼退绕气圈、降低尼龙钩磨损,减少管纱毛羽;研究超细、极细电子纱低速退绕技术,避免整经时管纱脱圈;研究浸润剂含量对电子纱飞行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管纱喷气引纬稳定性;研究电子布开纤技术,合理评价开纤效果。


16. 双层弹力面料研发与生产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合成纤维和弹力纤维研究双组分复合技术,研发高品质弹力纱线的关键工艺与设备控制技术;基于生物酶技术,研究弹力织物生产用水的回用关键技术;基于已有的单层弹力织物研究双层四面弹面料的结构与设计机理,研发高档双层四面弹面料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关键工艺与技术路线,应用于弹力面料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化生产。


17. 新时尚暖宫康养功能型牛仔裤的创新设计

主要技术内容:根据人体曲线及生理特征,科学设计提升人体健康的养护功能型牛仔裤。针对女性痛经不仅能有效快速止痛、还能养护子宫、预防痛经,还可以有药理辅助保养等功能。产品输出温度及模式用户可随心调节,产品具有自动恒温保护装置,精准位置的精准控温功能可视化设计,用户操作简便、活动自由、体感舒适、能舒缓心情和压力,满足用户对隐藏式暖宫康养、柔软舒适、时尚品质的追求。真正做到科技与时尚完美结合的可穿戴功能型牛仔裤。


18. 青少年防驼背保护脊椎智能穿戴牛仔背心的创新研发

主要技术内容:根据人体工学设计,选取最舒适的预防矫正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内置智能感应震动提示功能,能实时监测体态。改善驼背、脖子前倾、圆肩、预防近视,调整不正确姿势,自动培养肌肉记忆,让用户保持正确姿势。产品无辐射及其他风险,儿童均可放心使用,采用优质面料制作穿戴舒适,防水设计可正常清洗。此青少年防驼背智能背心,经过实验及调研无穿戴不适、用户不愿使用等问题,人性化的设计具有效果好,性价比高,趣味性强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监测,实时传输功能,让家长根据数据,及时掌握孩子的体态情况,并且能给出脊椎养护方案及建议。


19.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涂层复合面料研发与制造

主要技术内容:基于荷叶效应,与自修复玻璃高分子结合,采用硅氧聚合物、动态交联剂、纳米级功能填料改性技术研制无氟自修复超疏水涂层整理剂;基于织物功能整理技术,将自修复超疏水涂层整理剂应用于织物面料整理,开发自修复多功能耐久性超疏水涂层复合面料;通过摩擦、针孔、划痕等机械外力损伤作用下,开展自修复前后超疏水性能研究,对微裂纹超疏水膜长度、宽度、面积和形貌进行数学统计,总结相应规律,建立机械损伤微裂纹-自修复超疏水性能的对应关系;对不同压力、温度和光照的外界刺激下,进行超疏水涂层自修复功能研究,开展超疏水涂层自修复功能机制分析及应用研究。


上一条:【喜讯】众拓制衣和斯沃德两家纺织服装联合体成员单位成功入选《2023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
下一条:科研快讯|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江西服装学院两项科研成果荣获中国发明协会 2023 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